您当前的位置: 湖南自考网 > 学士学位 > 文章详情

湖南学士学位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大纲:《新闻学原理》KC026

2022-06-02 09:35:00
来源:湖南自考网www.zikaosw.com

以下“湖南学士学位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大纲:《新闻学原理》KC026”是湖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大纲,由湖南自考网收集整理。

湖南学士学位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大纲:《新闻学原理》KC026

第一章  理论新闻学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新闻学的由来,并理解新闻学的学科特点,知晓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和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熟悉学习新闻理论的方法和新闻学的学科发展趋势,这些是掌握新闻学的基本功。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

重点:

识记:新闻学是一门具有深厚人文科学背景和内涵的社会科学,包含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传媒经营与管理学四个分支学科。

理解:广义新闻学包含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和新闻传媒经营与管理学四个分支学科。

应用:四个分支是一个相互联系、彼此独立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当代新闻学学科体系。

次重点:

识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学科起源、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新闻学是专门研究新闻现象的,要早于传播学,新闻学研究对象是种种新闻现象,且其研究更多通过直观考察和案例分析进行研究,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一切传播现象和各种传播活动,比新闻学广泛得多,且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识。

应用: 新闻不是只有技术和技巧可言,不能否认新闻学理论。

一般:

识记:新闻理论的显著特点与品格,是它强烈的社会性,包括实践性和政治性。

应用:结合实例谈谈新闻理论的实践性和政治性品格。

(二)理论新闻学源流

重点:

识记:中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研究经历了延安时期、1956年新闻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高潮。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理论有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等。

理解: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和新闻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观点。

次重点:

识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

理解:延安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三篇经典文献。

一般:

理解:中西方新闻理论源流。

(三)新闻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重点:

识记: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四个意义。

应用:新闻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切实立足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国情与作为基本国情的中国当代新闻传播。

次重点:

识记: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要把握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个方法。

应用:谈谈作为基本国情之一的中国当代新闻传播。

 

第二章  新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新闻从何而来,如何定义新闻以及新闻的本质和特性,这些问题是新闻理论最基本的内容,是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内核。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闻的定义和本源

重点:

识记: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应当真实、新鲜、构成新闻信息、受众共同关注。新闻的本源是客观发生和存在的事实,质地是信息。物态的新闻事实承载着新闻,新闻释放出新闻信息。

理解:新闻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不成文的新闻定义,第二大类是合乎逻辑表述规范的新闻定义。

应用:谈谈赞同何种新闻定义及原因。

次重点:

理解: 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及其理论意义。

应用:区别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一般:

理解:新闻和新闻作品的区别。

(二)新闻事实和新闻信息

重点:

识记:新闻、新闻事实、新闻信息三者的关系是:物态的新闻事实承载着新闻,新闻的质地表现为新闻信息。

理解:新闻事实既是新闻的存在状态,又是新闻的载体,新闻乃是新闻事实体内所包含的物质性内容。新闻信息是新闻事实所携带和呈现的信息,是新闻的本体和意义。

次重点:

理解:新闻的内核是新闻事实和新闻信息。

应用:一体化的新闻、新闻信息与新闻事实具有表露、表意和表达三大功能。

一般:

识记:信息具备反映、报知、预示和指导四大功能。

理解:信息和新闻的关系。

应用:信息的分类和类型有多种,如自然信息与文化信息、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和负效信息、信源信息与信道信息和信宿信息、显态信息与潜态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等等。

(三)新闻的本质和特性

重点:

识记:在本质上,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属于公共资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写真性、即刻性、公开性、纪实性是新闻的四大特性。

理解: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原因。

应用:以实际新闻报道为例理解新闻的“四性”。

次重点:

理解:新闻是一种公共资讯,决定了新闻具有商品属性。

(四)新闻的种类

次重点:

理解:新闻的五种分类以及每种新闻分类的具体含义。

应用:以一张综合性报纸某天的新闻版为例,统计所登载的新闻,并对这些新闻进行分类。

 

第三章  新闻价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新闻学核心理论之一的新闻价值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新闻价值概念、新闻价值原则和新闻价值规律,理解不同的新闻价值观直接决定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导致新闻报道的种种差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闻价值概念

重点:

识记:新闻价值是客观事实内含的能够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求的素质,具有时间性、非物质性、实用性、同一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理解:新闻的价值与新闻价值的区别。

应用: 结合实际说明新闻价值观与新闻价值的关系。

次重点:

理解:新闻价值的特性包括时间性、非物质性、实用性、同一性和差异性。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重点:

识记: 新闻价值公式为事实的新闻价值=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理解:时效性是新闻价值首要构成要素的原因。

应用:以具体事实为例说明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因素。

次重点:

理解:新闻价值的恒定性与多样性。新闻价值公式的具体内涵。

一般:

理解:显著性和重要性的关系。

应用:构成新闻价值的五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三)新闻价值的实现

重点:

识记:实现新闻价值的四个环节为记者、通讯员的发现、编辑和新闻机构的处置、发送与传通、受众的接收与接受。

次重点:

识记: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四种因素包括新闻控制者对新闻传播的控制、新闻传播者的业务能力、新闻传播的手段和技术以及受众的水平。

理解: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要抓住新闻事实的时间特征、主体特征、信息圈特征和意义特征。判断新闻价值的四个参照系为社会、历史、地域和文化背景。

应用:选两条同类型新闻,比较其新闻价值的大小。

(四)新闻价值原理

重点:

识记:新闻价值原理是新闻学的一条重要原理,新闻价值原理是新闻传播的指南,也是衡评新闻的标尺。

理解:新闻价值理论对宏观的新闻传播和微观的新闻报道,都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它要求和约束新闻报道确保新闻的特性,坚决排斥劣质新闻,有效地防止非新闻进入新闻领域。新闻价值理论的这种指引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

次重点:

理解:历史上的“黄色新闻”是最没有新闻价值和思想灵魂的新闻。

应用:新闻价值原理在媒体新闻实务的三点应用是切实保障新闻时效、十分注重受众效果、高度重视独家新闻。

一般:

理解:黄色新闻的由来,黄色新闻思潮的表现。

 

第四章  新闻事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并掌握当代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学生还应该掌握新闻体制的两种类型和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

识记: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总称。新闻媒介具有物质性、工具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形成、生产与发展,需要相应的经济、政治和物质技术条件。

理解:新闻活动的起源。

次重点:

理解:人类新闻事业的历史进程。

(二)当代新闻传媒体系与结构

重点:

识记:当代新闻传媒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系列以及传统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分别包含的类型。

次重点:

识记:媒介融合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媒介融合主要表现在媒体互动和媒体交融两个方面。

一般:

理解:传媒集团的特点和发展。

(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重点:

识记:当代新闻事业是广泛反映和影响社会的大众传播事业,为一定阶级和政治服务的“舆论机关”,是社会重要的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部门。

理解:报道新闻和表达舆论是新闻事业的两大主要功能。

次重点:

理解:新闻事业的功能还包括沟通社会、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和发展经济。

(四)不同体制的新闻事业

重点:

识记: 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构成体系与管理制度的总称,指社会控制协调新闻传播的制度及其体系。

理解:当今世界的三大新闻体制是私有私营制、公私兼营制、国有国营制,两类新闻事业是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次重点:

理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点。

(五)新闻事业管理

重点:

识记: 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

理解:集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理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四种传播制度下的新闻事业管理特点。

应用:结合实例理解新闻事业管理的三种方式。

次重点:

理解:追惩制和预防制是新闻事业三种主要管理方式的综合运用和具体实施。

 

第五章  新闻传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传播新闻属于社会行为,具有过程性,有其特定的构成要素、传播类型、操作流程和文本形式。能够掌握新闻传播的定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闻传播的要素与传播过程

重点:

识记:新闻传播是人们传播和接收新闻信息的行为及过程。新闻事实、传播媒介和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

理解:新闻传播的社会行为属性。

应用:新闻传播过程模式包括直线模式和循环互动模式。

次重点:

识记:新闻传播过程分为宏观过程和微观过程,新闻传播过程是一种时间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且具有短促性。新闻传播过程的三个阶段为择定事实阶段、事实转换阶段和信息接受阶段。

理解:反馈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应用:思考新闻传播的“技术决定论”是否正确。

(二)新闻传播类型与新闻文本

重点:

识记:新闻传播的多种类型,新闻文本在新闻传播中处于枢纽位置。

理解:新闻文本指新闻媒体载传的文稿、图片、录音带、声像磁带、视频、音频等,亦即付诸传播的新闻作品。新闻文本是新闻事实的物化,是新闻传播者的劳动成果,它使新闻媒介的功能成为现实,也是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唯一渠道。

应用:新闻文本的语言形式有文字语言、声音语言、图像语言、新闻图表和多媒体超链接。

次重点:

理解:单元新闻传播的多种文本使用方式。  

一般:

理解:新闻文本和新闻作品的区别。

(三)新闻传播规律

重点:

识记:四大新闻传播规律是内容为王律、新闻发现律、新闻选择律、策划制胜律。

应用:举例说明四种新闻传播规律。

次重点:

识记:新闻选择必须坚持新闻价值标准,同时考虑事实的宣传价值和报道的宣传效果,务必遵循新闻法规和传播政策。

一般:

理解: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均要善于发现。

应用:报道策划对于新闻传播的具体效用包括加快新闻的速度、增强新闻的强度、提高新闻的精度。

(四)新闻传播追求

重点:

识记:新闻传播有影响力和公信力、新闻品牌、传媒话语权和主流性等传播追求。

应用:用案例说明新闻传播的公信力与话语权。

次重点:

识记: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包括报道的影响力和传媒的影响力。

理解:新闻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与新闻品牌、媒体的话语权和主流性的关系。

一般:

识记:新闻传媒的话语权,就是某传媒能够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分量,包括新闻传媒对社会现实各种事务特别是其间要务所拥有的发言权、立论权和批判权。

应用:主流媒体发布主流新闻,面向主流人群,产生主流影响。

(五)新闻传播效果

重点:

识记:新闻传播的效果从多个角度划分有多种类型,在于构成致效传播,置社会效益于第一位。

理解:传播效果的三种理论模式为早期的强效果理论、后来的有限效果论和新近的宏观效果研究。

应用:试调查分析一家传媒的新闻传播效果。

次重点:

识记:新闻传播效果按新闻传播的内容及其作用分,有信息效果、宣传效果、教育效果和艺术效果。

 

第六章  新闻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新闻传播要时刻面对和处理新闻舆论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新闻舆论的内涵,清楚新闻舆论的重要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舆论

重点:

识记: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群众或一定集团对某种事态发展所持的大体一致的意见,新闻与舆论息息相关。

次重点:

识记:舆论三要素是舆论客体、舆论主体和舆论本体。

理解:现实的事实(事件)是舆论产生的客观基础,人们的社会联系是舆论产生的中间环节,言论自由的环境是舆论形成的政治保障。舆论的成因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舆论的形成离不开传播。

一般:

理解:舆论可分为民意、众意和群言三种类型。舆论的特性包括社会性与现实性、评价性与公开性、大众性与集合性、倾向性与政治性、稳定性与变动性、流行性与不确定性。舆论有反映、宣泄、制约、调节、宣传与理论五种功能。

(二)新闻舆论的形成与功能

重点:

识记:新闻舆论是以新闻传媒为载传工具的社会舆论,具有舆论文本功能、舆论范本功能、社会生态环境功能、社会文化力量功能。

理解: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应用:用实例说明新闻与舆论的交叉性来复式互动关系。

次重点:

理解:新闻舆论有自为性、强制性、隐蔽性和多样性四个特点。

应用:结合案例说明新闻舆论的四种功能。

(三)新闻舆论导向

重点:

识记:新闻舆论导向主要是指新闻舆论内生内存的倾向性,是作为行为动作的新闻舆论引导的结果,强调的是其水到渠成和客观实有性;新闻舆论导向完全是内生性的。 

理解:新闻舆论导向的六种常规手段分别是推出正确的新闻舆论、传播正确的社会舆论、制约负向舆论、保持舆论主导型与多样性的统一、妥善处理舆论热点问题和保持舆论常态。

一般:

理解:新闻舆论引导艺术包括增强针对性、优化新闻议程设置、办好新闻评论。

(四)新闻舆论监督

重点:

识记:新闻舆论监督指通过新闻媒体所实施的社会监督,亦即传媒监督。 

理解: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不应仅仅看成是新闻工作者个人或是新闻单位的监督。

次重点:

理解: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包括公权力及其使用、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消极因素。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有积极开展监督、依法进行监督、坚持科学监督和坚持建设性监督。

一般:

识记:新闻舆论对公权力及其使用包括监督公权力组织和机构、监督公职人员、监督制度安排。

理解:新闻舆论监督和“负面报道”、批评报道的区别。

 

第七章  新闻宣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宣传的概念及特点,对宣传和新闻的联系和区别具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宣传

重点:

识记: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次重点:

识记:宣传有目的性、理喻性和依附性三个特性。

(二)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重点:

理解: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属于交叉关系。

次重点:

理解:新闻与宣传既有交叉也有冲突。

(三)新闻宣传

重点:

识记:新闻宣传是由新闻事实所内含、由新闻报道所达成的宣传,亦即由新闻传播的客观效果所呈现的新闻宣传。

理解:传播力本质上是一种思想征服力,媒介的思想力量是构成传播力最本质的东西,媒体影响受众思想的能力才是传播力的真正体现。传播力意谓要“努力使新闻重要起来”,使科学的新闻宣传发挥它应有的威力,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支柱部分。

应用:判断新闻宣传的可信与否。

一般:

识记:新闻宣传的三种诉求是思想观点诉求、新闻舆论诉求和公共关系诉求。

理解:新闻宣传一种是积极宣传自己的正面新闻宣传,另一种是宣传他人负面的新闻宣传。

(四)新闻宣传艺术

重点:

识记:新闻宣传来自客观事实的“度”和来自传播者主观的“度”,都限定新闻宣传指向新闻真理性,即真理度。

理解:用事实说话是最根本的新闻宣传艺术。

次重点:

识记:新闻宣传的真理度规定务必坚持新闻宣传的新闻信息基座和“双重价值”基座。

 

第八章  新闻传播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新闻传播者的种类及社会角色。在理解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培养新闻传播者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闻传播者职业

识记:新闻传播者是职业新闻人,拥有新闻的采访权、报道权和舆论监督权(重点);就业务职称而言,职业新闻人分为记者、编辑和播音员主持人三个系列(一般)

理解: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角色(重点);新闻传媒的社会组织目标包括事业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公益性目标(一般);新闻传媒按一定的形态组成纵横有序的结构,主要是领导机构构成和业务运行机构构成两个方面(一般)

应用:通过社会实践了解职业新闻人和新闻传媒组织(重点)

(二)新闻传播者的素质与能力

识记:新闻传播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重点)

应用: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包括调查研究能力、新闻敏感、语言文字功夫和传媒技术能力(重点);现场调查和资料调查在调查研究中的突出意义(次重点)

(三)新闻职业道德

识记:“社会责任论”是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理论基础。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发扬优良作风、坚持改革创新、遵纪守法和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重点)

理解:新闻腐败严重背离新闻传播者职业道德准则,严重损害新闻传媒的公信力,严重玷污新闻传播者的职业声誉,危害最烈(一般);“新闻自律”是相对与“新闻他律”而言的,指新闻从业人员在道德上所进行的自我约束,其目的是保障新闻自由和防止滥用新闻自由,对社会和国家尽责(重点);要加强新闻自律,一是全体新闻人的高度自觉,二是新闻业界即传媒组织及其主管部门严肃执行纪律,三是社会和公众的有效监督(次重点)

应用: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传播业的行规,务必坚持新闻自律(重点)

 

第九章  新闻受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处在新闻传播过程终端的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动机和能动性作用,学会正确处理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坚持新闻传播的“受众本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闻传播受众及受众权利

识记:新闻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和表达权,实际决定着新闻报道的生命和新闻媒介的生存(重点)

理解:新闻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原动力、参与者、主动的消费者和最权威的检验者。(重点);新闻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内容定位和新闻价值取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对新闻媒介的做派及其风格具有重要影响力,对新闻传播的变革和创新具有强大推动力(次重点);新闻受众的类型(一般)

(二)新闻受众行为

识记:人们出于某种需求动机而接触和使用媒介的活动,称为受众行为。新闻受众行为的实际发生,受众参与和接收新闻传播,主要是基于了解、消遣、交往等动机(重点)

理解:新闻受众的能动行为包括接受行为和反馈行为,其中新闻受众接收行为最突出的特点是选择性(重点);新闻受众的“另类”行为会带来传播障碍(一般)

(三)新闻传受关系

识记:新闻传受关系构成,专指某新闻传媒与对象化受众之间实际发生和存在的关系,它存在于一个个微观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于每一家新闻媒介日复一日的新闻业务活动中。就传受双方的关系程度而言,新闻传受关系构成分为紧密型、非紧密型和松散型三种(重点)

理解:新闻传受关系构成是动态的(重点)

应用:建立发展新闻传受关系,要设定科学的新闻受众定位,优化与受众的联络沟通和互动,善于运用传播者品牌,锚定受众的即刻新闻期待(一般)

(四)新闻受众本位

识记:受众本位的理论内涵包括受众权利本位、受众需求本位、受众效果本位和受众调查本位(重点)

应用:比较说明新闻传播的传播者本位和受众本位(重点);新闻报道满足受众需求和兴趣的途径包括加大新闻信息的广度、深度开发和大力开发经济信息(一般);受众调查有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和书面、电话、网络和实地调查等形式,一般是采取抽样调查,收视率调查是最常见的项目与手段(一般)

 

第十章  新闻传播自由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新闻自由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新闻自由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了解在不同新闻观下新闻自由的具体内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闻自由的由来

识记:新闻传播自由是人们自由传受新闻资讯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重点)

理解:新闻自由口号提出的发展过程(一般)

应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表达自由实践(一般)

(二)新闻自由的内涵与实质

识记:新闻自由的实质为政治自由、相对的自由、具体的自由(重点)

理解:新闻自由的基本内涵包括创办新闻传媒的自由、采访新闻的自由、传递新闻的自由、发布新闻的自由和意见批评自由(次重点);新闻自由的意义(一般)

(三)新闻自由的社会控制

识记:新闻他律是政府、党派、社会集团和民众运用法律、法规、纪律、规定等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形式通常是新闻法规、新闻政策和行政手段(重点)

理解: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重点)

(四)两类不同性质的新闻自由

识记:当代世界有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两种不同性质的新闻自由,其中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是金钱和资本的自由,具有欺骗性(重点)

理解: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是金钱和资本的自由且新闻传播被资产阶级政党和政府操纵。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全体人民的政治权利,它摆脱了金钱和资本的奴役,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规范下的自由(次重点)

应用:当代某资本主义国家对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情况(重点);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重点)

(五)新闻自由与新闻法制

识记:实现新闻法制,反对滥用新闻自由和新闻侵权(重点);新闻侵权主要表现是诽谤、侮辱和传播隐私(次重点)

理解:人们对新闻立法的五点期待(一般)

应用: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新闻报道违法违规案例(重点);社会责任理论的要求和实现途径(一般)

 

第十一章 新闻真实性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新闻传播的首要准则、第一规律是真实,要努力接近、力求达到真实,永远为报道真实的新闻而奋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识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总体要求是真实地报道真实的新闻事实,达到个体真实和总体真实相统一,揭示新闻事实的性质和本义(重点)

理解:真实是新闻对自身质地的规定,是新闻受众规律的规定,也是历史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一般);新闻真实是过程性真实、有限度的真实和即时性真实(一般)

(二)新闻的真实性

识记:新闻报道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是有立场的(重点)

理解:新闻报道的公正性要求直截了当,特别强调新闻报道的公平合理,光明磊落,不偏不倚(次重点);新闻报道的狭义真实指是否“确有其事”,与其对应的概念是“有”或者“没有”,包括全有或全无、部分有或部分无,专论一个个新闻事实和一篇篇新闻报道,在微观真实这里严防死守(一般);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关系(一般)

应用:结合客观报道说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次重点)

(三)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理解:新闻报道对于倾向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关系的处理方式(重点);倾向性和客观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一般)西方新闻界鼓吹的纯客观报道是一种谬论(一般)

(四)防治虚假报道

识记:虚假报道产生的原因包括动机、态度、思想方法、学识和新闻自身的问题(重点)

理解:虚假报道有无中生有、面目全非、添油加醋、细节失真等类型(一般)

应用:防止新闻报道失实,要切实提高新闻工作者和报道新闻的政治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认真的调查研究,严格法规,堵塞漏洞,努力学习,丰富知识(重点)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政治规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意义,并理解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特定政治规范,这是做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制度保证和思想保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党的新闻工作

识记:社会主义新闻媒介是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实行党管媒体的新闻体制,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重点)

理解:党的新闻工作原则和方针(一般)

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主要职责(一般)

(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识记:遵守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达成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与统一(重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讲党性,公开承认并坚持无产阶级党性(次重点)

理解: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内涵包括思想上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纪律(重点);党性原则的理论历程(一般)

应用:“党性论”和“喉舌论”的关系(重点);正确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所有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要一体遵循党性原则,在党性原则指导下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坚持“政治家办报(新闻媒体)”,要防止把党性原则简单化,僵化党性原则,同时对党和人民两个方面负责,处理好党性原则与新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关系,科学把握党性原则与新闻工作规律的关系,既坚持党性原则,又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和生动活泼、平易近人(重点)

(三)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

识记: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内涵包括群众性内容、群众参与和大众化形式(重点)

理解:“三贴近”的新闻理论意义(重点);群众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一般);“民生新闻”的特点(一般)

应用:贯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坚持“三贴近”(重点);群众性原则与受众本位论的异同(次重点);增强新闻可读性的途径(一般)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新闻学原理》(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彭菊华著、2006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96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绪论

绪论

4

第一章

网络传播技术与应用的发展

8

第二章

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

8

第三章

网络新闻的加工与整合

10

第四章

网络互动组织

10

第五章

网络公关与广告传播

8

第六章

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8

第七章

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

8

第八章

网络媒体中的新闻传播者

8

第九章

网络传播情境中的网民

8

第十章

网络传播的效果

8

第十一章

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

8

合     计

96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40%、"应用"为 4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0%,次重点占30%,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常见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

① BMP文件  ② AVI文件 ③ GIF文件 ④ JPEG文件

(二)填空题

1.(  )来源于英文名称Weblog,是一种非常普及的网络沟通方式。

(三)名词解释题

1.RSS

(四)简答题

1. 社会化媒体营销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

1. 论述即时通信传播的社会影响

 

 

湖南学历提升报名热线:
蒋老师QQ咨询 QQ咨询

TEL:蒋老师17773102705

2024年自考、成考、网教报名进行中,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自考生网微信公众号、客服咨询号,即时获取湖南自考、成考、网教最新考试资讯。

  • 湖南自考官方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免费拿资料

  • 微信扫一扫咨询

  • 微信扫一扫咨询

免责声明

1、鉴于各方面资讯时常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以考试院通知文件为准。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联系方式 :QQ(393848300)

3、如转载湖南自考生网声明为“原创”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及网址链接,违者必究!

市区导航: 长沙市自考  |   株洲市自考  |   湘潭市自考  |   衡阳市自考  |   邵阳市自考  |   岳阳市自考  |   常德市自考  |   张家界自考  |   益阳市自考  |   郴州市自考  |   永州市自考  |   怀化市自考  |   娄底市自考  |   湘西州自考  |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各高校,真实可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实际政策和官方公告为准!

湖南求实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230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