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湖南自考网 > 历年真题 > 艺术学类 > 文章详情

2003年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浙江)

2019-08-12 09:10:00
来源:湖南自考网www.zikaosw.com

       通过自考历年真题练习可以让考生更有把握的面对考试,对题型更加熟悉,从而取得更佳的成绩。以下是湖南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的“2003年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浙江)”可点击查看更多2019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自考真题大全请点击

浙江省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______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2.在中国大陆,新闻学界于______年开始引进、介绍西方的传播学。

        3.“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是____________的观点。

        4.传播者的______是指普通公民都享有的传播权利,如言论自由权、出版权、著作权、通信自由权等。

        5.符号在传播中的功能包括指代功能、表义功能、自律功能、显示功能、认识功能、______。

        6.施拉姆以宏观的视野和______的观念来研究传播现象,整合研究成果,把传播研究领域看作永久的居留地。

        7.获得行之有效的传播谋略的途径包括完善决策机制、确保情报质量、____________、精选筹划时间。

        8.英尼斯的媒介理论陷入了______的因果模式巢臼。

        9.施拉姆关于内容选择的数学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或然率/费力的程度”表明受众满足需要的可能性越小,费力的程度越高,被选择的可能性越。

        10.施拉姆等人的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一词,是指______。

        11.传播谋略的运筹与决断应遵循有用、有利、有理、______原则。

        12.______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传播规律的科学。

        13.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14.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强调______,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等特点。

        15.______指的是个人为了推动从事某项活动的意图、愿望、理想、信念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我国古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言论与下列哪一理论是相似的(     )。

          A. 排气阀理论              B. 社会关系论

          C. 沉默螺旋论              D. 社会参与论

        2. 当前,先进的媒介使全世界人民能够在重要新闻发生的一、两分钟内得以获知,这里体现了媒介的(     )。

          A. 负载性              B. 中介性

          C. 扩张性              D. 实体性

        3. 下列属于传播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的是(     )。

          A. 分析传播的方法              B. 语言学方法

          C. 社会学方法                  D. 内容分析法

        4. 受众有权把他所看到的关于个人生活条件、愿望、需求和痛苦的真实情况告诉别人的权利,称为(     )。

          A. 选择权              B. 知情权

          C. 表达权              D. 反论权

        5. 知识匮乏指的是(     )。

          A. 现在的知识总量低于过去

          B. 未来的知识供应量会逐步减少

          C. 知识的增长速度在放慢

          D. 知识与信息、不同知识间、知识的生产与接受间的不平衡

        6. 进行伊里调查,写出《人民的选择》的作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勒温

          C. 霍夫兰                D. 拉扎斯菲尔德

        7.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香农和韦弗的“数学模式”是双向传播模式

          B. 单向传播模式的缺点是忽略了受众的反馈活动,过分强调信息的劝服性

          C. 奥斯古德的“双行为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单向传播模式

          D. 双向传播模式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和复杂性,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人类的全部传播现象

        8.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随着时间的推移,愉悦性将成为大众传播信息的一个越来越次要的特征

          B. 今后,大众传播信息的知识性,将会增强而不会削弱

          C. 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信息将不再是时间的易碎品

          D. 信息的愉悦性表现为新闻性、真实性、知识性等

        9. 深藏不露、秘而不宣的或者是连受众本人也不清楚的接受倾向和意念的动机,称为(     )。

          A. 深层动机              B. 表层动机

          C. 外加动机              D. 内发动机

        10. 提出西方媒介体系、东方媒介体系、南方媒介体系的是(     )。

          A. 威廉斯              B. 施拉姆

          C. 赛伯特              D. 阿特休尔

        11. 数量准则、质量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的说话四原则是由谁提出的(     )。

          A. 格顿斯              B. 亚里士多德

          C. 施拉姆              D. 霍夫兰

        12. 下列属于媒介,最具有个性化的是(     )。

          A. 书写媒介              B. 印刷媒介

          C. 广播媒介              D. 互动媒介

        13. 德弗勒等人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属于传播的定义的(     )。

          A. 共享说              B. 影响说

          C. 反应说              D. 过程说

        14.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

          A. 香农              B. 维弗

          C. 维纳              D. 马可尼

        15. 作为个体的传播者将自己的目的与部分受众的需求、兴趣相投合和愿意将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中的那种关系引进大众传播的态势,传播者和受众处于(     )。

          A. 支配关系              B. 疏离关系

          C. 圈层关系              D. 服务关系

        16. 罗杰斯和休梅克将效果形成划分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     )。

          A. 知晓阶段              B. 兴趣阶段

          C. 信服阶段              D. 采用阶段

         

        17. 最早提出传播的负功能——噪音对信号的干扰所造成的不稳定和所传信息与所受信息之间的差别的模式是(     )。

          A. 双行为模式            B. 循环模式

          C. 数学模式              D. 环形模式

        18. 隐藏、内含在信息作品之中和传播过程之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的、或者在适当时候有可能要出现接受该作品的受众,称之为(     )。

          A. 积极选择型受众           B. 随意旁观型受众

          C. 现实受众                 D. 潜在受众

        19. “没有成功即是失败”这一话语对于语言的误用在于(     )。

          A. 语言与实际混淆           B. 估计极端化

          C. 潜意识的投射             D. 误认为同一

        20. 那种目的公开,传播者不回避传播意图而且总是让接受者强烈感觉到并很快做出反应的传播,称为(     )。

          A. 显明性传播              B. 隐蔽性传播

          C. 解释性传播              D. 劝服性传播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亚里士多德的“对话三要素”包含下面哪些要素(        )。

          A. 说话者            B. 听者                C. 媒介

          D. 话题              E. 激情

        2. 受众的本质特征(        )。

          A. 受动性              B. 能动性                C. 自在性

          D. 众多性              E. 混杂性

        3. 对于信息超载,正确的论述是(        )。

          A. 信息超载有利于受众更多更好的接受信息

          B. 大众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于受众所能消费、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

          C. 大量无关的没用的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受众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辨和正确选择

          D. 受传者对信息反应的速度远远高于信息传播的速度

          E. 个人用于接收、处理信息的时间和能力总是有限的,而大众传播媒介借助新技术新发明传播信息的时间和能量则是可以无限拓展的

        4. 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包括(        )。

          A. 构造功能              B. 解释功能                C. 引导功能

          D. 简化功能              E. 预示功能

        5. 为什么说“广播是一个从不妨碍我们的朋友”(        )。

          A. 广播作为背景媒介,听众可以一边做事一边收听

          B. 广播视觉冲击力强,能够充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C. 广播的电波不易受到干扰

          D. 广播可以回避电视的黄金时间而在媒介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E. 广播声情并茂、亲切感人

        6. 条件效果论产生的理论背景是(        )。

          A. 魔弹论和微弱效果论或夸大或贬低了大众传播的效果,而实际可能介于两者之间

          B. 以往的效果研究多在传播内容和对象上寻找原因,也许真正的根源是传播技巧

          C. 以往的效果研究关注的是长期的效果,忽略了对媒介短期效果的研究

          D. 以往的研究思路阻碍了效果理论的发展,需另辟蹊径

          E. 微弱效果论暗示人们媒介无害,实际情况需要澄清

        7. 传播的目的是希望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这里的“相应的变化”包括(        )。

          A. 态度与行为的改变         B. 情报资料的获得

          C. 感情的沟通               D. 精神的愉悦

          E. 事实的澄清

        8. 为了使编码和译码处于协调一致的理想状态,应该(        )。

          A. 传播的“线路”通畅,传受双方乐于沟通

          B. 传播者与受众必须认识

          C. 符号形式与符号内容必须基本对应

          D. 符号、表述和文本所承担的传送信息的任务必须分明

          E. 编码和译码必须遵循社会公认的规则

        9. 守门人的功能包括(        )。

          A. 检查功能              B. 创作功能                C. 评价功能

          D. 传递功能              E. 监视功能

        10. 运用传播技巧的准则有(        )。

          A. 传播技巧要为传播内容服务

          B. 传播技巧要与传播谋略错位

          C. 传播技巧要为受众接受

          D. 传播技巧要为传播媒介服务

          E. 传播技巧要灵活运用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隐蔽性传播

        2.本土化趋势

        3.传播规律

        4.传播者

        5.名片效应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人际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2.印刷媒介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3.图象信息有哪些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如何正确看待图象信息?

        4.传播技巧和传播技术、传播实践、传播理论、传播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个人差异论、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满足需要论、受众参与论五种受众理论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2. 大众传播效果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2003年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答案请点击

        以上“2003年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浙江)”由湖南自考生网指导老师收集整理。

湖南学历提升报名热线:
蒋老师QQ咨询 QQ咨询

TEL:蒋老师17773102705

2024年自考、成考、网教报名进行中,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自考生网微信公众号、客服咨询号,即时获取湖南自考、成考、网教最新考试资讯。

  • 湖南自考官方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免费拿资料

  • 微信扫一扫咨询

  • 微信扫一扫咨询

免责声明

1、鉴于各方面资讯时常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以考试院通知文件为准。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联系方式 :QQ(393848300)

3、如转载湖南自考生网声明为“原创”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及网址链接,违者必究!

市区导航: 长沙市自考  |   株洲市自考  |   湘潭市自考  |   衡阳市自考  |   邵阳市自考  |   岳阳市自考  |   常德市自考  |   张家界自考  |   益阳市自考  |   郴州市自考  |   永州市自考  |   怀化市自考  |   娄底市自考  |   湘西州自考  |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各高校,真实可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实际政策和官方公告为准!

湖南求实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230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