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湖南自考网 > 教材大纲 > 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湖南自考本科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2018-04-20 16:18:01
来源:湖南自考网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 程 考 试 大 纲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 程 考 试 大 纲
区域经济学
(课程代码:06516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
2016 年 年 12  月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1页(共 12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课程代码:0651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区域经济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研
究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区域范围内变化或运动的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应用经济学
分支学科,表现出鲜明的应用性和决策性特征。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问题为研
究对象、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研究区域内的经济运动及其发展规
律,区域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以及区域经济的战略、规划、政策与管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为
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
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区域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
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
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区域经济学产生的主要学科渊源是经
济学、生产布局和经济地理学,在区域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发展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等新兴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因此,区域经济学的先期课程主要有政治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后续课程主要有
在区域经济学研究范畴上进一步发展而产生的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定,掌握
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内涵(重点)
识记:区域的概念;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特征的相对性;区域的类型;
经济区域的类型
理解: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涵义;区域经济的特征;经济区域的构成
要素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2页(共 12页)
应用:区域经济的功能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关系(次重点)
识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关系
应用: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般)
识记: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理解:区域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应用: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产业
结构趋同问题、区际贸易摩擦与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地方经济政策
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问题、地缘性贫困问题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位论、区域分工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大推进理论、增长极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重点)
理解: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工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
原理;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市场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与基本原理;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李嘉图
的比较利益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俄林的价格差异学说的主
要内容与基本原理;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大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
与基本原理
应用: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
本原理
(二)最小努力命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次
重点)
理解:最小努力命题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主要内
容与基本原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中心外
围理论
(三)现代区位研究学派、产业关联效应理论、倒“U”型理论(一般)
识记:现代区位研究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社会学派、历史
学派、计量学派;现代区位理论和区位研究特征
理解:产业关联效应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倒“U”型理论的主要内
容与基本原理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3页(共 12页)
第三章 区域经济条件与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区域经济条件的内容和评价原则,掌握区域经济条件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区域经济条件的评价过程和区域经济优势的确定。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经济条件的内容体系、区域经济条件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区域经济优
势的确定(重点)
识记:条件的概念、经济条件的概念、区域经济条件的概念
理解:自然资源的涵义、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的涵义、区域人
口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的内涵、科技进步与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历史基础、区域市场条件、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政策;区位条件评价的内容、区位条
件评价的方法;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内
容、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区域人口与劳动力评价、区域科学
技术水平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区
域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区域市场条件评价
应用:区域经济条件的评价过程;区域经济优势的确定
(二)区域经济条件评价原则(次重点)
识记:区域条件的涵义、区域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
理解:区域经济条件评价原则:区域综合原则、系统平衡原则、发展阶段原
(三)区域经济条件评价案例(一般)
识记: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概况
理解: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条件评价;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
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绩效评价;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
的对策建议
第四章 区域资源配置与利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区域资源评价和区域程序与方法以及区域资源优势的确定,理解区域的
合理配置、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区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途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优势资源的确定、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区域资源配置的理论模
型、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重点)
识记:资源优势的涵义;区域资源优势特征;资源优势的分类;资源的绝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4页(共 12页)
对优势、资源的相对优势;资源合理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的一般
原则;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理解:区域资源优势的确定指标;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外部环境优化;区
域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应用:分散组织结构下的资源配置模型,资源配置的灰色控制模型
(二)区域资源评价程序与方法(次重点)
识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区域资源评价的程序;区域资源评价的重点
应用:区域资源评价的方法
(三)区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资源的涵义与目标,资源配置、利用与区
域经济发展(一般)
识记:资源优势、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理解:资源开发的涵义、内容,资源利用的涵义;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目
标——经济配置;区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关关系;中国区域资
源的分布格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区域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
展的矛盾表现——陕西现象的解释
应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途径
第五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掌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衡量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区域可持续发展衡量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内涵,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
识记:联合国 CSD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国统计局的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涵;区
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分类;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区
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容
应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次重点)
识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及指导意义;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不同类型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区域的层
次性与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般)
识记: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区域发展、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理解: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5页(共 12页)
第六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产业结构分类,理解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掌握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
产业布局指向性和区域产业布局模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模式(重点)
识记: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理解:主导产业的特征,主导产业的内涵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区
域产业布局模式
应用:区域产业结构分析方法;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二)区域产业布局指向性(次重点)
识记: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原料指数、劳动费指数、集聚与分散因素对布
局指向的影响
理解:产业布局指向类型;产业布局指向的变化趋势
应用: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三)产业结构分类,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一般)
识记:产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分类
理解: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应用:配第—克拉克定理、库茨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罗斯托产业发展
阶段论、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式
第七章 区域产业集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区及国内外产业集聚实践,理解产业集聚特征与演
变,掌握产业集聚发生机制、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及其源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产业集聚特征与演变,产业集聚发生机制与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重点)
识记:产业集聚的特征
理解:产业集聚的演变规律;企业集聚发生机制理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
势的表现
应用: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区(次重点)
识记:产业集聚的必然性、产业集聚的涵义
理解:产业聚居区的类型
(三)国内外产业集聚实践(一般)
识记:美国硅谷产业集聚特征;浙江嵊州领带产业集聚特征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6页(共 12页)
第八章 城市与区域经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市的形成、发展与特征,理解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了解中国
城市与区域经济,掌握区域经济发展中城镇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城镇体系(重点)
识记:城市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演变
理解: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机制;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城市对区域经济作用的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
影响;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镇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应用: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发展阶段分析;经济区域开发模式分析;城镇
空间结构模型;城镇体系的职能体系结构分析
(二)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次重点)
识记: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城市与区
域经济
(三)城市的形成、发展与特征(一般)
识记:城市的概念;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理解:城市的经济特性
第九章 区域分工、合作与竞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理解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理论,理解区域竞争
与竞争力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与实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分工与贸易,区域竞争与竞争力(重点)
识记:劳动分工阶段;区域贸易的涵义;区域竞争的涵义;区域竞争力的
涵义;区域竞争优势的涵义
理解:区域分工的特点;区域分工的种类;区际贸易的分类
应用: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新贸易理论;国家竞争力理论、城
市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
(二)区际分工与合作的基础,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次重点)
识记:区间差异的涵义;区域经济合作的涵义;区域经济利益的涵义
理解: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利益的构成;区际经济关系;区域
经济合作的内容;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应用:区间差异对区际关系的影响;区域经济利益对区际关系的影响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般)
识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欧洲联盟的一体化历程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7页(共 12页)
第十章 区域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区域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理解区域市场的内涵、构成及其基本特征,掌
握区域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及缺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市场的内涵、构成和基本特征
识记:区域市场内涵的代表性观点;市场的涵义;市场的分类;区域市场
的概念
理解:区域市场的构成;区域市场的基本特征;区域市场机制的特征;区
域市场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
应用:区域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区域市场的功能缺陷
(二)区域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次重点)
理解:区域市场产生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区域市场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第十一章 经济区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济区划的意义及依据,掌握经济区划的原则与方法,理解经济区划体
系及经济区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经济区划原则与方法,经济区划体系与经济区内容(重点)
识记: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经济区的概念;经济区划的一般体系;
我国的经济区划体系
理解:经济区划原则;经济区划的方法;经济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区的基
本特征;影响经济区形成的因素
应用:经济区类型
(二)经济区划意义与依据(次重点)
识记:经济区划的概念;经济区划的意义
理解:经济区划的依据
应用: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三)中国经济区划探索与实践(一般)
识记:中国对经济区划的探索与实践
理解:我国采取的区划方法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涵义与特征,掌握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理解区域发
展战略模式、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8页(共 12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重点)
识记: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原则
理解:区域发展战略确立的前提;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区域发展战
略制定的程序
应用:区域发展战略模式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特征(次重点)
识记:区域发展战略的涵义
理解:区域发展战略的特征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一般)
识记:改革开饭前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
展战略
理解:新时期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概念、特点、演变历程及现代社会背景,掌握区域
经济发展规划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概述(重点)
识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概念;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演变历程
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现代社会背景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内容(次重点)
理解: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发展规
划;区域环境规划;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案例分析(一般)
识记:旅游业规划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渊源、类型及适用地区,掌握区域经济政策的目
标、内容及评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内容,区域经济政策评估(重点)
识记: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涵义;区域经济政策目标的分类;区域政策目
标举例;区域经济政策评估的内涵
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取向;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区域经济政策评估的
关键问题;区域经济政策评估的类型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9页(共 12页)
应用:区域经济政策的操作工具;区域经济政策评估的阶段与步骤;区域
经济政策评估的方法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渊源、类型及适用地区(次重点)
识记:经济政策的涵义,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区域政策的类型
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
应用:区域政策的适用地区:重点发展区域、“问题”区域
(三)国外区域经济政策借鉴(一般)
识记:美国西部开发政策,日本北海道开发政策,意大利南部开发政策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作用与特征、原则与方法,理解区
域经济管理内容,区域形象塑造与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重点)
识记:区域形象的涵义;区域形象塑造的内涵;区域形象管理的概念;区
域形象管理的主要内容
理解:区域形象的特点;区域形象塑造的作用;区域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
区域形象管理基本原则
应用:区域形象管理的手段与方法
(二)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作用与特征、原则与方法(次重点)
识记:区域经济管理的概念;区域经济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作用;区域经济管理的特征;区域经济管理的原则;
区域经济管理的方法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分析与预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区域经济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区域经济分析常用模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区域经济分析常用模型(重点)
应用:空间均衡模型、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二)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次重点)
识记: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的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区域经济模型的发展趋
理解:区域经济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
(三)区域经济分析模型案例(一般)
识记:区域性非线性部门经济模型在农业区域规划与政策分析中的运用,
计量经济模型在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测定中的运用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10页(共 12页)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
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
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
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
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
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指定教材:区域经济学,叶依广,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
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
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
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
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
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
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
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
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
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
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
发引导。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11页(共 12页)
6.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
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
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 学分,建议总课时 72 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 区域经济条件与评价 4
第四章 区域资源配置与利用 6
第五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4
第六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 6
第七章 区域产业集聚 6
第八章 城市与区域经济 4
第九章 区域分工、合作与竞争 6
第十章 区域市场 4
第十一章 经济区划 4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4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4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政策 4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管理 4
第十六章 区域经济分析与预测 4
合 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
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40%、“理解”为
40%、“应用”为 2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 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 30%,一
般占 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
06516 区域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 12页(共 12页)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区域经济条件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区域综合原则、系统平衡原则和
A.可持续发展原则 B.发展阶段原则
C.因地制宜原则 D.以人为本原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产业功能法将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 和基础结构三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资源优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试论述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湖南学历提升报名热线:
蒋老师QQ咨询 QQ咨询

TEL:蒋老师17773102705

2024年自考、成考、网教报名进行中,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自考生网微信公众号、客服咨询号,即时获取湖南自考、成考、网教最新考试资讯。

  • 湖南自考官方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免费拿资料

  • 微信扫一扫咨询

  • 微信扫一扫咨询

免责声明

1、鉴于各方面资讯时常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以考试院通知文件为准。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联系方式 :QQ(393848300)

3、如转载湖南自考生网声明为“原创”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及网址链接,违者必究!

市区导航: 长沙市自考  |   株洲市自考  |   湘潭市自考  |   衡阳市自考  |   邵阳市自考  |   岳阳市自考  |   常德市自考  |   张家界自考  |   益阳市自考  |   郴州市自考  |   永州市自考  |   怀化市自考  |   娄底市自考  |   湘西州自考  |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各高校,真实可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实际政策和官方公告为准!

湖南求实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230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