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湖南自考网 > 教材大纲 > 考试大纲 > 文章详情

湖南自考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2018-03-24 10:51:11
来源:湖南自考网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纲 课 程 考 试 大 纲
自然地理学基础
(课程代码:02093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
2016 年 年 12  月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1 页(共 11 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基础 课程代码:02093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自然地理学基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
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
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自然
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道,属于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自然地理学
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
是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自
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具有部门性和综合性特点,部门性特点表
现在阐释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组成、结构及形成特点,综合性则是各要素
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揭示,并应用于当今地理环境中的多种地理现象分
析,也紧密联系全球变化中的各类环境热点问题,因此自然地理学又具备了鲜明的
应用性特点。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通过从部门自然地理到综合自然地理的讲述,自然地理学课程要
求所学者对整个自然地理学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不仅要求考生掌握自然地理学
知识,而且要求考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具备了解和判断各类自然地理
现象的基本技能,从而满足从事资源环境调查和管理等方面技术岗位基础知识方
面的要求。该课程还将为社会培养具有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能力、坚定的爱国
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朴实的作风与较深的文化素质修养的研究、教育、
规划与管理专家。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考生应达到以下要求:了
解自然地理学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
能够用于科研实践;熟悉自然地理现象综合分析过程、掌握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方法进行地学分析。具体来说,通过学习,考生能掌握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地球
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属的太阳系以及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地球的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等。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
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掌握大气的物质组成、热能和运动状态;了解导致大气现象
(风、降水、大气环流等)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动力机制,大气热能及其转
化对地表的影响;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掌握地球上水的分布,海水的运动形式、
特点,以及海水的运动带来的地理意义,掌握淡水的分布,掌握河流、冰川等淡
水水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地貌(地表形态)的基本类型,及其发生、发展、
结构和分布规律。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组成、分布及其作为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2 页(共 11 页)
地球上的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包括基本概念及其体系、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
及其网络结构。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两大分支之一,是地理学的重要基石,是高等院校地理
学一级学科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其它地理学课程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无必要的
先修课程。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正确理解其内涵;了解自
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意义;阐述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及学科发展
趋势;正确认识自然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重点)
识记:地理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积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定义;自
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关系: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出发,理解不同
的研究对象划分出不同的学科,有两分法(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
学)和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划
分标准,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应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和发展趋势(次重点)
理解: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研究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
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研究自然地理环
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化分,阐明各自
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参与自然条件、自
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评价;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
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自然地理学的发
展趋势;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平流层臭氧减
少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氧、碳、氮等重要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及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
化规律和土地退化机理与恢复重建;多样性的起源、组成、功能、
变化和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水文、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
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机理;全球环境变化的区域响应与生态安全和
环境风险;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控制模式;生态脆弱地区的灾害
治理、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区域环境质量与人体健康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3 页(共 11 页)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般)
理解: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地 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宏观地理位置,掌握太阳系的基
本情况,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及分类;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
形态结构特征;重点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地球运动及地理意义(重点)
识记: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及各自的地理意义
理解:地球运动带来的各种地理意义
应用:昼夜、四季更替、时差、地方时、潮汐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次重点)
识记: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全球海陆分布情况,七个大陆,岛屿类型
理解:地球的圈层分化方法(地震波法);地表形态特征
应用:地震的预测预报;海陆起伏曲线
(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次重点)
识记:八大行星及其排名和分类,八大行星的共同性:近圆形、共面性、
公转自西向东等,八大行星外的其他天体:彗星、小行星带及卫星,
各自的特点及运行情况
理解: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应用:日食、月食、小行星撞击地球
(四)地球形状和地理坐标(一般)
识记:地球形状(会准确描述)、经度、纬度、经线、纬线、经纬网等概念
理解: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
应用:全球定位系统
第二章 地 壳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考生要求掌握初步的地质学知识,要求首先认识地壳的物质
组成及其演变用,掌握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地质构造的基本
类型,了解大地构造学说,重点了解板块构造说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掌握地震、
火山的概念及其在全球的分布情况,了解地震和火山分布的相关理论。了解地壳
的演变历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重点)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4 页(共 11 页)
识记:矿物、岩石、硬度概念;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区别
及各自特点
理解:岩石类型及各自的分布环境及形成的矿物
应用:常见矿物的鉴别;宝石玉石的鉴定
(二)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次重点)
识记:构造运动、整合、不整合、假整合、褶皱、断层、背斜、向斜、断
盘、正断层、逆断层等概念
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特点,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证据和特点
应用:沧海桑田的解释、山、谷、海等地貌形成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三)大地构造学说(一般)
识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及主要的板块。
理解: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内在的联系及对地壳形态的不同解释
应用:全球海洋生命历程的解释(威尔逊旋回)
(四)火山与地震(一般)
识记:火山、地震的概念
理解:全球火山带和地震带
应用:全球火山、地震高发区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大气的组成、垂直结构、大气热能、大气特性及其运动,
了解大气降水过程,了解大气运动和降水的关系,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差别,掌握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要求能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当今相关气候环境热点问题
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大气的组成、特性、大气辐射、气温及大气运动(重点)
识记:大气的物质组成;干结空气概念;二氧化碳、臭氧、水汽、气溶胶
粒子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及特点;太阳辐射、总辐射;世界 1 月
和 7 月气温变化特点;大气运动两种类型;行星风系、季风环流和
局地环流的尺度差异及各自的特点
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动力(作用力分析);白贝罗定律;全球
环流的过程(三风四带);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成因对比;海陆风
和山谷风的形成过程
应用:逆温层;全球环流、季风环流、局地环流
(二)大气降水、气候的形成(次重点)
识记: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概念;蒸发的条件和凝结的条
件;水汽凝结现象;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
锋面雨及台风雨;全球降水的分布;全球气候类型;锋面天气、气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5 页(共 11 页)
旋和反气旋天气特点
理解:湿度变化;蒸发和凝结过程;降水的形成和影响其分布的原因分析;
冷暖锋面天气差异,气旋反气旋天气区别;影响气候形成的辐射因
子、环流因子和地理因子
应用:全球降水带和气候带的分布;解释厄尔尼诺现象
(三)基本概念(一般)
识记:大气、干洁空气、对流层、辐射平衡、温度、相对湿度、冰晶效应、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保温效应、阳伞效应、湿度、温度、
蒸发、凝结、降水、锋面、冷锋、暖风、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
海陆风、山谷风、焚风、气旋、反气旋、风、环流、季风、厄尔尼
诺现象、白贝罗风压定律、气候、天气、天气系统等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地球的水的分布,了解水循环的形式和水循环的意义,
了解水量平衡的规律;掌握海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海水运动类型及各自特
点;了解海平面变化带来的影响;了解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地理意义;掌
握陆地水的分布:包括河流、湖泊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了解
水圈与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之间的物质联系和能量流动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水循环、水量平衡、海水物理化学性质、海水运动(重点)
识记:水循环概念、类型;海的分类,海水物质组成、海水的盐度、温度、
密度和透明度;海水运动:潮汐、潮流、波浪、洋流的概念,及各
自的特点;主要洋流:湾流、黑潮、千岛寒流
理解: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类干扰水循环的行为,比如南水北调
工程);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带来的地理影响;洋流的
成因和分类;大洋表层洋流模式;海平面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海平
面上升给沿海及低地国家和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
应用:水循环途径变化(南水北调、三峡大坝的修建)的影响;潮汐电站等
(二)河流、湖泊、冰川的地理影响和意义(次重点)
识记:淡水分布;河流分段及各自特点,水位、流量等概念;径流的三个
特征阶段;径流变化的特殊情况: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文特点;降
水补给的特点;湖泊温度变化的三种状态:逆列状态、正列状态和
等温状态;盐湖的形成条件;成冰作用(概念);冰川的四种类型:
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冰川的全球分布,冰
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理解:河流形成过程;成冰过程;冰川四种类型中的内在联系;冰川与全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6 页(共 11 页)
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变冷,冰川前进;冰川前进促使气候进一
步变冷)
(三)地球上水的分布、海洋资源与环境(一般)
识记: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海洋资源类型;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如何
保护海洋环境
理解:水量平衡,保护海洋环境
应用:海洋资源、环境情况及其保护
第五章 地 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地貌的成因及地貌的基本类型,了解地貌在地理环境中
的作用,掌握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冰缘地貌、风沙地貌等形
成过程、表现形式及演变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流水地貌(重点)
识记:流水作用,泥石流,河流地貌相关概念:河谷、河床、河漫滩、深
槽、浅滩、边滩、心滩、江心洲、河口三角洲、河流阶地、河流劫
夺、准平原、山麓面
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河谷结构;河流阶地形成;河流劫夺过程
应用:泥石流的影响;江心洲的发育(橘子洲的形成过程)
(二)风化作用和块体运动(次重点)
识记:风化作用的类型
理解:重力地貌的动力机制
应用:风化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对土壤的形成影响
(三)地貌成因及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一般)
识记:构造运动、气候因素、岩性、生物及人类活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理解:地貌形成的影响因素
应用:按成因分成山地和平原两类基本地貌类型
(四)各种地貌类型(一般)
识记:常见的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冰缘地貌、风沙地
貌等概念
理解: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冰缘地貌、风沙地貌的形
成过程
应用:准平原、山麓面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雅丹地貌的形成
(五)喀斯特地貌(一般)
识记:喀斯特地貌、石芽、溶沟、溶蚀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溶洞
理解: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7 页(共 11 页)
(六)冰川与冰缘地貌(一般)
识记:基本概念:冰川作用,角峰、冰舌,冰碛,季候泥,冻土
理解:冰川地貌形成过程
(七)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一般)
识记:基本概念:风沙作用、风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
理解: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风蚀残丘和雅丹地貌的形成
应用:魔鬼城的由来
第六章 土壤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肥力特点;理解土壤形成与地理
环境间的关系;理解土壤分类和掌握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掌握土壤资源的基本
概念;理解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及其重要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土壤圈的物质组成、特性、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一般)
识记: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形态、土壤质地、土壤剖面等概念;土壤水
分类型(吸湿水和重力水是无效水,毛管水是有效水);道库恰耶夫
理解:耕作土壤的划分;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成土因素学说(自然土壤是
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自然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
成的。五大成土因素各具特点,彼此不可替代,其中生物因素起主
导作用。土壤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由活
的生物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应用: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二)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重点)
识记:诊断层、诊断特性、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干湿地带性分布规律、
垂直分布规律
理解:土壤分布规律,区域尺度研究土壤在一个较大空间范围的分布格局。
局地尺度是在小范围内的土壤分布模式。地带性土壤都是某种气候
条件下的产物,因此每种土壤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气候位置。在土壤
带与气候带和植被带之间,大体上存在着吻合现象。从世界土壤分
布图上,就可以看出土壤发育与气候和植被之间的关系。土壤的纬
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是指土壤高级类别或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纬线
延伸,按纬度逐渐变化的规律。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和热量在地表
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把土壤随地形高
低自基带向上依次更替的现象,叫做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
垂直地带谱中,除基带以外,其中的主要土壤带称为建谱土带。主
导因素:海拔高度。土壤垂直地带谱的组成随基带的不同而不同。
山体愈高,相对高差愈大,土壤垂直带谱结构愈完整。山地的坡向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8 页(共 11 页)
对土壤垂直带谱的组成及同类土壤分布的高度也有影响。
应用: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世界土壤分布
(三)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次重点)
识记:土壤资源的概念;世界和我国土壤资源概况
应用: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七章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掌握生物种群、群落及生
态系统等基本概念;掌握生态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和
水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和演变规律;理解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特征和利用;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生物与环境、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重点)
识记:生态因子、光周期现象、贝格曼定律、阿伦定律、趋同适应、趋异
适应、种群、群落、优势种、建群种、演替、原生演替、再生演替、
进展演替、逆行演替、演替顶级、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食物链、食物网、林德曼定律、生态平衡等概念
理解:生态因子的一般特点及对生物的影响(光、水、空气、温度等影响;
生物间的关系;群落的各种演替过程;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
能;生态系统的反馈,两种类型
应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及生态平衡
(二)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次重点)
识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农业生态系
统的利用:生态农业概念,生态农业模式(立体共生型、物质能量
多层分级利用型、基塘式水陆结合型、区域整体规划的综合型生态
农业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利用:生态城市的建设途径
应用:生态农业;生态城市
(三)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次重点)
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受威胁现状
应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掌握并理解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9 页(共 11 页)
地域分异规律;掌握自然区划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人地关系
的内涵和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并能进行综合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重点)
识记: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等概念
理解:地域分异规律的内涵及主导因素
(二)人地关系研究(次重点)
理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
应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问题
(三)自然区划、土地类型(一般)
识记:自然区划的概念;土地的含义
理解: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土地分级
应用:土地评价方法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
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
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
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
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
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王乃昂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四版
2.参考教材:
自然地理学,林爱文,武大出版社,2008 年版
系统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周国富,气象出版社,2010 年版
综合自然地理学纲要,刘胤汉,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
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
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10 页(共 11 页)
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
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
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
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
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
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
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
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
发引导。
6.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
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
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 7 学分,建议总课时 126 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
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绪论  4
第一章  地球  10
第二章  地壳  18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20
第四章  陆地和海洋水  16
第五章  地貌  16
第六章  土壤圈  14
第七章  生态群落和生态系统  20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8
合 计  126
02093 自然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 11 页(共 11 页)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
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20%、“理解”为
40%、“应用”为 4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 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 30%,一
般占 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小行星位于 轨道之间。
A.太阳与地球  B.地球与金星  C.火星与木星  D.木星与土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 偏转。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腐殖质化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简述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为什么夏天多云的夜晚比较闷热,而白天多云使气温不致过高?为什么冬季晴朗的
夜晚容易出现霜冻?

湖南学历提升报名热线:
蒋老师QQ咨询 QQ咨询

TEL:蒋老师17773102705

2024年自考、成考、网教报名进行中,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自考生网微信公众号、客服咨询号,即时获取湖南自考、成考、网教最新考试资讯。

  • 湖南自考官方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免费拿资料

  • 微信扫一扫咨询

  • 微信扫一扫咨询

免责声明

1、鉴于各方面资讯时常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以考试院通知文件为准。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联系方式 :QQ(393848300)

3、如转载湖南自考生网声明为“原创”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及网址链接,违者必究!

市区导航: 长沙市自考  |   株洲市自考  |   湘潭市自考  |   衡阳市自考  |   邵阳市自考  |   岳阳市自考  |   常德市自考  |   张家界自考  |   益阳市自考  |   郴州市自考  |   永州市自考  |   怀化市自考  |   娄底市自考  |   湘西州自考  |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各高校,真实可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实际政策和官方公告为准!

湖南求实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230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