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湖南自考网 > 毕业论文 > 教育学类 > 文章详情

湖南自考本科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8-07-13 17:30:11
来源:湖南自考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3.059

  1 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高水平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中小学教师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由于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效率,必须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不断优化。信息技术属于具有很强前沿性和发展性的学科,更新速度和发展速度都很快,很多新的信息技术需要教师进行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合开展信息技术课堂,为了从本质上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氛围进行优化具有必要性。

  2 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重视学生地位

  传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教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的教学效率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进行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也就是说,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通常会用到的一种教学设计就是任务教学法,也就是说教师事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给学生制定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究完成这些问题,进而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 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优化教学模式是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为学生制定一个具体任务,而后由教师与学生通力协作来完成任务。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保证任务梯度适当,任务与教学大纲紧密联系,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部分教学内容的拓展,适当提升任务难度,注重实用性。要求教师必须要对教材进行灵活变通,吸取生活中的素材,将素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学习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之下进行发现和探究,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流程来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在教授学生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独立实施研究性学生,结合自身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所产生的诸多疑问,在因特网上找到答案。

  2.3 营造学习氛围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积极给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得到很好的激发,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这个因素,从而给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确保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是独立思考、学习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总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4 改进教学方法

  (1)运用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是指教师进行操作,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操作,学习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比如,在教授学生因特网信息下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示范教学法,教师操作网页下载的步骤,首先右击“文件”,选择“另存为”,在弹出窗口以后,选择保存路径,并且将文件名输入其中,选择保存文件的类型,最后点击“确定”。示范教学方法具有直观性,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从教师示范操作过程中掌握操纵方法。

  (2)运用比喻教学法。比喻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恰当运用比喻,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率。比如,在进行网络相关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比喻教学法为学生讲解IP地址以及域名的相关知识。老师:“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我们如何来对彼此进行区分呢?”学生回答“通过姓名和身份证来区分。”老师:“非常好,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姓名来指定某个人,在网络世界中,计算机也同样如此,为了区分计算机,它们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称它们为域名。而我们称计算机的‘身份证号码’为IP地址。”

  (3)运用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互动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运用互动教学法的过程中,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沟通,还要促使自身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多参与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运用合作教学法。合作学习中最常用到的就是分组合作学习。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分组合作学习贯彻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要使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其次,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始时,就将教学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个学习小组中,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同时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合作探究学习,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个负责人进行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也可以是组内成员依此汇报组内的讨论结果。总之,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中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都会有所差异,有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他们又有着中小学生普遍都有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应该多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他们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5)创新教学策略。在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目标和中心,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要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和激发学生,通过转变自身教学角色,为学生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此外,教师还要对课堂训练环节进行优化,在设计课堂训练的时候,要坚持科学有序的原则,设计的训练题要典型,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运用和理解,发展学生思维。练习题的角度和形式要新颖,不仅联系学生所学知识,还要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知识创新和迁移的能力进行培养。在编排训练题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不仅要为学生编排基本题,还要编排提高题。

  (6)完善评价方式。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教师都只是将成绩、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制约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中小学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很多,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以及互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不但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进行有效评价,还应该对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探究学习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他们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

  3 结语

  综上,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优化和改革。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转变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和总结经验教训。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TAG标签: 湖南     课改     中小学    

湖南学历提升报名热线:
蒋老师QQ咨询 QQ咨询

TEL:蒋老师17773102705

2024年自考、成考、网教报名进行中,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南自考生网微信公众号、客服咨询号,即时获取湖南自考、成考、网教最新考试资讯。

  • 湖南自考官方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免费拿资料

  • 微信扫一扫咨询

  • 微信扫一扫咨询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1、鉴于各方面资讯时常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以考试院通知文件为准。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联系方式 :QQ(393848300)

3、如转载湖南自考生网声明为“原创”的内容,请注明出处及网址链接,违者必究!

市区导航: 长沙市自考  |   株洲市自考  |   湘潭市自考  |   衡阳市自考  |   邵阳市自考  |   岳阳市自考  |   常德市自考  |   张家界自考  |   益阳市自考  |   郴州市自考  |   永州市自考  |   怀化市自考  |   娄底市自考  |   湘西州自考  |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各高校,真实可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实际政策和官方公告为准!

湖南求实创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23047号-2